我國煤礦自50年代初就開始應用灌漿方法預防和消滅礦井火災,經實踐證明,采空區封閉后要及時注漿,黃泥注漿站防滅火技術是不錯的方法。在回采前期,要完善好煤礦地基工作面防滅火注漿管路,一旦采空區出現自然發火征兆,要隨時注漿。當回采完畢后,自上閉向采空區大量灌漿,徹底封堵漏風。
黃泥注漿站是目前常用的一種礦井火災防治技術,也是目前治理大面積采空區煤炭自燃火災常用和有***的方法之一,作用在于它從井下煤炭自燃的基本條件入手,一是灌漿后填滿火區的空間,把空間內氧氣排除,使火區缺少氧氣供應而熄滅;二是在灌漿同時減少火區溫度,使溫度降到火點以下,起到滅火作用。在確定火源位置的基礎上,對大面積采空區煤炭自燃火災采取灌漿滅火措施,其中漿液材料的選擇和確定灌漿技術各參數對實現安全快速、經濟有***的撲滅火災具有重要的作用。
1、管路系統
在地面注漿機房,黃泥漿由采區講風立井灌漿管路通過的主管路向下輸送到運輸通路,在回風巷經由閥門控制裝置后接出一趟灌漿管路,經綜采工作面回風巷接工作面上隅角。
2、鋪設要求
管路須沿巷幫敷設并用掛,每隔4m設一個用掛點,吊掛要平直,拐彎處設彎頭,接頭須加墊置連接緊密,保證灌漿時不漏漿體。灌漿巖芯管長48m,煤幫埋入采空區40m,外露部分與輸漿之間加裝一段長度為100m.直徑不小于108mm高壓軟膠管。灌漿管路在巷囗管路接入處、灌漿管與軟膠管連接處分別安裝一個控制閥門,并在巷口笞路接入處安設測定流量和壓力的儀表。管路系統鋪設完畢后,做一次灌漿實驗,在保證暢通及沿程不漏漿的情況下與巖芯管對接預埋。巷道中的灌漿管隨工作面推進逐段拆卸,拆卸后的管路碼放在指定地點,由綜放隊定期回收復用。拆除后,其余管路按要求重新連接好,保證嚴密性。
3、工作面灌漿量計算
采空區發現自然發火后,采用注漿方法,覆蓋采空區,注漿量主要根據注漿形式、注漿區容積、采煤方法及地質條件等確定。
4、黃泥注漿站防滅火系統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