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防滅火系統有哪些安全措施? 2019-08-08 by 銷售須知616
由于 灌漿防滅火 系統價格低廉且易于操作,因此非常受歡迎。但是,從后期煤礦的安全性出發,選擇和使用灌漿滅火系統還有相應的安全措施,以防止火災成為更大的安全事故。那么灌漿防滅火的措施有哪些呢?現在小編就跟詳細大家介紹一下。 灌漿防滅火主要安全措...
移動式自動化制漿站系統 2018-09-30 by 銷售須知559
移動式自動化制漿站系統,提高制漿站制漿效率,集送料、制漿、儲漿、送漿及自動化控制系統軟件為一體,實現全程自動化控制制漿,無人值守功能。...
礦用黃泥灌漿站防滅火整套系統 2018-09-29 by 銷售須知868
黃泥灌漿站防滅火系統,選用移動式輕型設備、多組漿池協同灌漿、經過濾后有多個輸漿岀口,可用黃土、粉煤灰等多種灌漿材料,具有設備簡單、投資少、建設速度快、輸漿力度大、防凍等優點。...
灌漿記錄儀實時監控網絡 2018-09-28 by 銷售須知573
灌漿記錄儀實時監控網絡按照施工監測對象的分層分布式監控系統進行設計。分層分布式系統是一種集散控制系統(DCS),整個系統可以分為現場控制級、過程管理級和經營管理級,提供從灌漿記錄儀數據傳輸到信息化管理的一系列解決方案。...
地面采空區注漿施工方案 2018-09-27 by 銷售須知786
采空區塌陷會出現積水現象,為了煤礦安全生產,須進行采空區處理,采空鉆孔注漿方法,工期短、施工方便、加固地基效果好,已被廣泛應用。...
灌漿記錄儀的構造及原理 2018-09-26 by 銷售須知638
灌漿記錄儀由電磁流量計、數據采集軟件、壓力計、灌漿記錄儀主機和打印機等組成,其中流量計和壓力計均直接連結在循環灌漿管路上。...
采空區黃泥注漿站防滅火技術 2018-09-25 by 銷售須知461
采空區封閉后要及時注漿,黃泥注漿站防滅火技術是不錯的方法。在回采前期,要完善好煤礦地基工作面防滅火注漿管路,一旦采空區出現自然發火征兆,要隨時注漿。當回采完畢后,自上閉向采空區大量灌漿,徹底封堵漏風。...
灌漿記錄儀故障排除手冊 2018-09-21 by 銷售須知623
灌漿記錄儀故障排除手冊,無信號輸出,1:檢查電源線輸入,信號線輸出。2:如果確定已經連接無斷路現象則說明電路板損壞或交換采集儀連接通道觀察。3:如問題依然存在請與技術工程師聯系。...
《煤礦防治水規定》 2018-08-17 by 銷售須知368
《煤礦防治水規定》已經2009年8月17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1984年5月15日原煤炭工業部頒發的《礦井水文地質規程》(試行)和1986年9月9日原煤炭工業部頒發的《煤礦防治水工作條例》(試行)同時...
煤礦防滅火管理制度 2014-03-27 by 銷售須知521
1 、地面消防水池必須保持有200 立方米以上的水量。 2 、井口、主扇房及瓦斯抽放泵房附過20 米內不得有煙火存在,嚴格入井檢查制度,嚴禁攜帶煙草和引火物入井。 3 、井下和井口房不得從事電、氣焊和噴燈焊。井口房、井下蛔室及主要進風巷需進行焊接工作時,...
固結灌漿、帷幕灌漿、充填灌漿的區別 2014-03-27 by 銷售須知817
1. 灌漿材料固結灌漿和帷幕灌漿灌注的是水泥漿,且規范規定砼強度等級不得低于425號,充填灌漿灌注的是泥漿或者水泥粘土漿; 2. 灌漿壓力固結灌漿和帷幕灌漿屬于中壓灌漿,灌漿壓力稍微高一點,充填灌漿屬于低壓灌漿,壓力一般小于0.1Mpa(劈裂灌漿不受此限...
集中制漿系統自動化制漿站簡介 2014-03-27 by 銷售須知766
集中制漿系統是大規模灌漿集中供漿的必要設備,國內有很多工程在應用,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截止目前為止,根據已知資料得知,國內其它公司的集中制漿系統均采用手動或半自動方法控制制漿,傳統的集中制漿系統多通過人工操作按鈕來控制漿液的攪拌,...
流量傳感器的日常維護 2014-03-27 by 銷售須知561
1、故障查找 流量傳感器開始投運或正常投運一段時間后發現儀表工作不正常,應首先檢查 流量 計外部情況,如電源是否良好、管道是否泄露或處于非滿管狀態、管道內是否有氣泡、信號電纜是否損壞、轉換器輸出信號(即后位儀表輸入回路)是否開路。切記盲目拆修...
二參數小循環灌漿管路連接示意圖 2014-03-27 by 銷售須知956
...
三參數大循環灌漿管路連接示意圖 2014-03-27 by 銷售須知1075
...
灌漿自動記錄儀在灌漿施工中的應用與維護 2014-03-27 by 銷售須知359
1. 概述 灌漿自動記錄儀 是利用單片機技術結合傳感器技術研制開發的自動 記錄 灌漿施工過程參數的測量、控制電子儀器設備。能對流量、壓力、水灰比三參數進行實時測控。國內自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研制, 90 年代初開始推廣應用。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和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