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黃泥灌漿防滅火系統可以為全礦井服務,其具有灌漿量大,工作集中,便于管理,***率高,占地較少等優點。我司設計的黃泥制漿防治火系統可連續制漿,配合自行***制***的系統軟件對各種流量、濃度等可進行調節,克服了以往灌漿站占地面積大、投資大,濾網的人工除渣勞動強度高、***率低等缺點。
礦用注漿站黃泥制漿方法
我國煤礦現在使用的預防性灌漿方法有: 隨采隨灌和采后灌漿兩種。
(1)隨采隨灌
隨采煤工作面推進的同時向采空區灌注泥漿。
在灌漿工作中, 灌漿與回采保持有適當距離,以免灌漿影響回采工作。隨采隨灌使 用與自然發火期短的煤層。
①打鉆灌漿,在采前預灌、隨采隨灌、采后灌漿及消滅火區等 方面均可應用。在每層底板運輸巷或回風巷巷道內,每隔 10~15m,向采空區打 鉆灌漿,鉆孔直徑一般為 75mm。灌漿鉆孔必須打到采空區的空頂內,且鉆孔應深入采空區內 5~ 6m,并在打鉆后立即下套管以利灌漿。
②埋管灌漿適用于回采工作面隨采隨灌。
在放定前沿回風道在采空區預先鋪好灌漿管(一般預埋 5~8m 無縫鋼管) ,預埋管一端通采空區,一端接膠管,膠管長一般為 20~ 30m,放定后立即開始灌漿。隨工作面的推進,按放定步距用回柱絞 車逐漸牽引灌漿管,牽引一定距離灌一次漿。
③灑漿用作埋管灌漿的一種補充措施。
從灌漿管道接出一段膠管,沿傾斜向分段(一般 10~20m 為一 段)向采空區均勻灑漿。
(2)采后灌漿
在采區或采區的一翼全部采完后,將整個采空區封閉灌漿。
采后灌漿僅適用于發火期較長的煤層。由采空區兩側的石門向采空區打鉆灌漿,或由鄰近巷道向采空 區上、中、下三段分別打鉆灌漿,亦可在每一中間順槽砌筑密閉插管灌漿(該方法多用于急傾斜水平分層工作面) ,在采空區周圍形成一個泥漿防護帶。鉆孔間距一般為 15~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