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結灌漿
一、 固結灌漿的目的與特點:固結灌漿的目的:(1)改善巖石的力學性能,以減少巖石的變形和不均勻沉陷;(2)改善工作條件,減少基礎的開挖深度;(3)增進帷幕的防滲能力。固結灌漿的特點是:孔淺、孔多,在基礎內是面狀分布。灌漿孔的布置多采用梅花型、方格型和六角型
固結灌漿的施工:固結灌漿的施工工藝和帷幕灌漿相同。***好是在基礎巖石表面澆注混凝土蓋板或一定厚度混凝土后進行。這樣可以防止巖石表面漏漿,可以使用大的壓力灌漿,對灌漿質量有利。但是,要預埋導管,多耗鋼材。如果不埋管直接鉆穿混凝土,又增加了鉆孔工作量,且易損壞混凝土內的鋼筋或其他構件,并且和混凝土澆筑的工序也有干擾。
灌漿孔的施工次序和帷幕灌漿一樣要采取逐漸縮小孔距、逐步加密的原則。孔深5m左右用風鉆鉆孔,孔徑為32~50mm; 孔深5-l5m用架鉆或大型風鉆鉆孔,孔徑為50~65mm;孔深大于15m時用鉆機鉆孔,孔徑為75~91mm。
壓水試驗時仍用灌漿壓力的80~***,穩定時間為30~60分鐘,淺孔的壓水穩定時間可短一些,一般采用10-30分鐘。
在澆筑混凝土前灌漿時,灌漿的壓力可采用2-5kg/ cm2;澆筑混凝土后灌漿時,可采用3-7kg/cm2。在地質條件差或較弱巖石地區,根據具體情況可適當地降低灌漿壓力。當孔較深時,按帷幕灌漿方法施工。
漿液的灌注,一般多從水灰比為10的稀漿開始,根據單位吸漿量的變化情況,依照水灰比為5、3、1.5、1、0.8等***(也有依照水灰比為10、5、2、1或8、4、2、1等***)逐漸加濃。濃度的變換可以以帷幕灌漿簡單一些。結束灌漿的標準是:在規定的壓力下。灌漿段的單位吸漿量小于O.6L/min,或每?**錐蔚ノ晃課荒感∮?.1~0.2L/(分.m)時,再延續灌30分鐘即可結束。
2、質量和***果的檢查:灌漿完成后,應進行灌漿質量和固結***果的檢查,檢查方法與帷幕灌漿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