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防滅火黃泥灌漿方法
我國煤礦現(xiàn)在使用的預防性灌漿方法有:隨采隨灌和采后灌漿兩種。
隨采隨灌
適用于回采工作面隨采隨灌。隨采煤工作面推進的同時向采空區(qū)灌注泥漿。在灌漿工作中,灌漿與回采保持有適當距離,以免灌漿影響回采工作。
隨采隨灌使用與自然發(fā)火期短的煤層。
1)打鉆灌漿
在采前預灌、隨采隨灌、采后灌漿及消滅火區(qū)等方面均可應用。
在每層底板運輸巷或回風巷以及專門開鑿的灌漿巷道內(nèi),每隔10~15m,向采空區(qū)打鉆灌漿,鉆孔直徑一般為75mm。
灌漿鉆孔必須打到采空區(qū)的空頂內(nèi),且鉆孔應深入采空區(qū)內(nèi)5~6m,并在打鉆后立即下套管(套管直下到見老塘為止),以利灌漿。
2)埋管灌漿
在放定前沿回風道在采空區(qū)預先鋪好灌漿管(一般預埋5~8m無縫鋼管),預埋管一端通采空區(qū),一端接膠管,膠管長一般為20~30m,放定后立即開始灌漿。隨工作面的推進,按放定步距用回柱絞車逐漸牽引灌漿管,牽引一定距離灌一次漿。
3)灑漿
用作埋管灌漿的一種補充措施。
黃泥灌漿站制漿系統(tǒng)
1、灌漿參數(shù)計算及選擇
1.1 灌漿用土量
1.2 灌漿水泥比1:6
1.3 每日制漿用水量和每日灌漿耗水量
2、灌漿材料的選擇
黃土顆粒不能大于2mm,不含有可燃物。容易脫水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
3、泥漿制備
灌漿站主要設施:設計采用固定式灌漿站,主要設施有儲水池,泥漿攪拌池,灌漿槽,儲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