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滲漏注漿堵水治理施工工藝
混凝土表面嚴重滲漏的治理
襯砌表面嚴重滲漏的部位,一般須先充填壁后的空隙地段,即用
水泥砂漿作襯砌后回填注漿。再對結構滲漏部位進行開槽注漿處理。
1、襯砌背后回填注漿
(1)注漿?**拙恫恍∮?0mm,間距宜為2~5m,鉆孔深度需打孔至襯砌結構背后;
(2)布孔應在水流上游位置,注漿壓力要比靜水壓力大0.5-1.5MPa;
(3) 采用強度等***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漿液, 回填注漿先兩頭向中間,由下往上,從少水處到多水處;
(4)采用分***注漿,若襯砌背后為砂卵石層宜采用滲透注漿法,若為砂層宜采用劈裂注漿法;
(5)當滲漏水水壓很大時,可先用油溶性聚氨酯漿液止水,但必須慎用聚氨酯材料,灌漿壓力一般為0.82MPa, 再用水泥漿液回填補強;
(6)引水孔后封閉,用摻外加劑的防水砂漿抹面。
2、結構滲漏部位注漿處理
結構背后注漿回填后,水壓降低時,按照一般滲漏治理的施工工藝, 對結構進行鑿槽, 采用EAA高滲透清水性固結環氧材料實施注漿封堵處理。
施工縫及結構裂紋滲漏水治理
施工縫或結構出現裂紋導致滲漏水狀況,與上述的混凝土表面一般滲漏的治理工藝、步驟基本相同,在施工縫裂紋部位沿縫鑿槽,清洗干凈,漏水較大部位埋設引水管,把縫內主要漏水引出縫外,對較小的滲漏水用快凝材料封堵, 其余縫槽用埋管、注入EAA高滲透清水性固結環氧材料封堵治理。
變形縫滲漏水治理
變形縫滲漏水治理比較難也比較復雜,對于變形縫出現滲漏治理主要分三步實施。
一步,滲漏水臨時封堵:
當變形縫出現嚴重滲漏,水壓較大時采用注入油溶性聚氨酯灌漿材料進行臨時封堵,封堵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先將變形縫分成若干個注漿區段,分段進行注漿止水處理,注入環氧膠泥,形成阻斷節點.
(2)注漿時做好變形縫封縫密封(否則漿液會從變形縫表面溢出),
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漿填縫,表面再敷貼環氧玻璃布進行密封。敷貼環氧玻璃布時應涂刷環氧膠,三膠二布。
(3)采用騎縫注漿的方式埋設注漿嘴(注漿嘴設置間距20~25cm)。
(4)單邊順序注漿:
一孔灌漿,鄰孔(二孔)可作為排水排氣孔;若鄰孔(二孔)出漿,排除積水后,開始灌注鄰孔,一孔保持壓力;當三孔出漿時,則視進漿情況停止一孔灌漿。
若一孔出現不進漿、在壓力下, 進漿率小于0.05L/min;延續灌注時間不少于60min,也可停止灌漿。
(5)注漿壓力一般為0.3~2Mpa。
應盡量采用高壓注漿(使用電動柱式泵),使漿液能充盈到變形縫的全部空間和孔隙,將縫內的水擠走并能對膨脹的膠凝體進行擠密。
二步,結構背后回填注漿
結構背后回填注漿目的是采用注入水泥漿液,將滲漏部位背后回填密實,阻斷滲漏源頭,達到止水的目的。
三步,對變形縫進行恢復處理變形縫堵漏完成后,沿變形縫摳出變形縫內填塞的聚苯板以及其它填充材料,清洗干凈晾干后,重新恢復變形縫填縫材料。
如果以上注漿堵漏***果不理想,可通過設計接水槽將滲漏水排至隧道兩側的消防水溝內。